返回 首页

家父隋炀帝

关灯
护眼

六一五章 地无三尺平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家父隋炀帝!

岭南西道,一共划分了八个郡,也就是桂州地区加上交州地区。

这两个地方和广州地区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穷一个富,朝廷流放岭南的罪犯,是往广州流放的,再加上广州的地理优势,所以那地方非常富有。

《晋书》记载:广州包出大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所以广州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岭南的首府,而广西的钦江县,不过是老宁家发家的地方。

桂州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除此之外,还有养鱼、种果、种桑、育蚕,桂东地区还有大量金矿,但是因为靠近云南,也就是东爨(cuan)和西爨,所以冲突不断,死人的事情屡见不鲜。

开皇年间,云南地区设置南宁州总管府,治所在南宁州,也就是现在的云南曲靖,韦冲为总管,自从韦冲走后,这个地方基本上朝廷属于半放弃。

没法管啊汉人不愿意去,水土不服,地方乌蛮又太野蛮,根本管不了,所以眼下云南的情况是,东爨和西爨两大部落,继续掌控这里,每年给朝廷上贡,叫土贡,就是你有什么给什么。

这两大部族,基本上就是彝、纳西、僳僳、白族的祖先。

所以在这个地方做行台尚书令,是件苦差事。

杨铭当然知道李世民干不了,所以他最近在东宫召开的会议,基本都是在谈岭南的事情。

“整个岭南的在册人口,只有四十九万户,户均五人算,人口总计245万,如果加上大量的隐瞒户籍,人口也就三百万多一点,”太子冼马刘炫道:

“而且主要集中在岭南东道,世民所在的西道,在册人口只有十五万户,总计75万人,宁越郡为人口最多,为十五万,这里地广人稀,其实比较适宜迁民开垦。”

李纲也认同道:“岭南西道,地广人稀,有大量的荒地可以开垦,可从狭乡迁徙百姓。”

大隋关于宽乡和狭乡的区分: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

中华自古以来耕地主要就集中在那几个地方: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南方丘陵。

这其中,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眼下正在启动,历史上经唐一朝,都没有足量开发,被宋朝开发了,而东北平原开发,是明清时期的事情。

所以眼下大隋的主要耕地,来自于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以及正在开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至于南方丘陵,还没有开发,这里也是在宋朝才开发的,这就是为什么宋朝疆域最小,耕地面积却不弱于隋唐。

杨铭问道:“从哪里迁徙比较合适呢?”

“应该从牂牁(zangke)郡、明阳郡、黔安郡、沅陵郡迁徙,”李纲道。

这四个郡加起来,面积非常大,开皇年间归益州总管节制,现在嘛,属于巴汉地区,在最南边,其实就是贵州省。

巴蜀,是巴汉和岷蜀加起来的统称。

贵州省直到明朝时期,耕地数量为91万亩,同时期的浙江为5631万亩,广西1032万亩,可见这个地方确实没耕地。

所以贵州被戏称为“地无三尺平”,也就是说这地方一块平原都没有,不过在后世科学水平的支持下,贵州的耕地面积得到了很大的开发。

“那么迁徙多少人口合适呢?这四个郡,也没多少人啊?”李百药问道。

大隋一直都是北方人多南方人少,而南方人主要还集中在江南,贵州属于西南地区,这地方也是少数民族的集中地,跟岭南的情况差不多,都不好管。

但是,毕竟古代人民以食为天,食物从哪来,还是耕地,你只要答应给人家地,人家肯定愿意去。

何况贵州和广西本来就是邻居,民俗虽有差异,但不像与北方那么差距大。

李纲解释道:“不用多少的,五千户就可以了。”

差不多就是两万五千人到三万之间。

狭乡的赋税,与宽乡比,是减半的,如今贵州算是狭乡,广西算宽乡,所以迁徙过去之后,是要缴纳全税,对朝廷有益。

其实宽狭的区别,并不是固定的,如果你这个地方人口一直在增长,超过了屯田数量,那么就是狭乡,如果人口大量流失,比如战乱,人口少于田亩数量,那就是宽乡。

杨铭点头道:“可以试一试。”

他现在是西南行台省尚书令,贵州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迁徙人口完全可以自决。

接着,杨铭又道:“岭南这一次,要循序渐进,不能再逼反地方,朝廷已经无力再派大军镇压了,伱们议一议,谁下去合适?”

李密笑道:“世民点名要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如就让他们去吧。”

这俩人愿意去吗?愿意个鬼。

我现在是太子近臣,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你让我去辅佐李世民?开什么玩笑。

房玄龄皱眉道:“安抚山东的事情,东宫一直都是我在处理,我走了,山东不管了?”

“没了你,山东就安抚不了吗?”李密反问道。

杨铭淡淡道:“你们继续吵。”

两人同时一愣,不说话了。

古代士子,非常看重一个忠字,房、杜二人已经是太子的人了,只要杨铭不死,这两人就不存在改换门庭的事情,就算杨铭死了,人家也是会跟着杨瑞继续混,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成为李世民的人。

所以就算两人去岭南,杨铭也不会担心。

李密那也是在杨玄感死后,才投靠的翟让,而且人家这个不叫改换门庭,他从投靠瓦岗军开始,就想着据为己有,李密是看不上翟让的。

“岭南西道行台省,左右仆射都空着,你们谁下去了,干几年就可以回来,如果干的好,什么都好说,”杨铭环顾众人。

他不打算点名,谁愿意去谁就去,毕竟他的东宫属官,都是他精挑细选的,每一个在历史上都不是吃素的,只要秉承东宫的意愿在下面施行政策,就可以了。

明摆着许诺好处了,但是大家还是不乐意。

跟着太子混的好好的,谁愿意跑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杨铭继续道:“五个人去。”

主事令史乔淳已起身道:“臣愿意去。”

乔淳已的爹乔钟葵,眼下在临汾郡已经干了好多年了,一点升官的希望都没有,所以对长子乔淳已寄予厚望,而介休乔氏呢,属实不上台面,靠着慢慢混,乔淳已几乎没有上升空间,所以去岭南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

杨铭微笑点头:“岭南西道行台礼部尚书,是你的了。”

“臣谢恩,”乔淳已揖手道。

李世民写给杨铭的信,明说了希望杨铭自己安排,只要给我人就行,做什么官你说了算。

废话!我是太子,皇帝不管你,那么也就是我说了算了。

赵长文也起身道:“臣也愿意去。”

这个人在历史上,算是个忠臣,杨广死后,在洛阳拥护越王杨侗称帝,与元文都、段达、王世充、皇甫无逸、卢楚、郭文懿辅佐幼主,号称七贵,后来被王世充杀了。

他现在是典书坊的宣令舍人,非常有能力,出身天水赵氏。

“还有谁呢?”杨铭看向众人,目光在房玄龄和杜如晦身上故意停留了一下,笑容狡黠。

这俩人算是太子元从,早早就跟了杨铭,所以对杨铭是非常熟悉,他们知道太子的目光中,并没有让他们去的意思,不过是打趣而已。

“那就我去吧,”顶替封德懿成为典书坊右庶子的王珪起身道。

杨铭笑了笑:“你不能去,我有重用。”

王珪本来还垂头丧气,觉得自己来得晚,在东宫吃不开结果太子这么一说,顿时让他心花怒放。

“那臣就不去了,”王珪笑呵呵道,他本来就不想去。

而杨铭不让他去,是因为对方与李渊家里关系很近,来东宫的时间又短,比较容易成为李世民的人。

半晌后,杨铭笑道:“既然都不愿意去,我直接点名了,李密、高表仁、韦福嗣,你们三个去。”

李密一脸吃瘪的样子低头不语,不过接下来,他又乐了。

杨铭道:“李密为左仆射,高表仁右仆射,韦福嗣兵部尚书,赵长文吏部尚书,再加上乔淳已,正好五个人,你们下去该怎么做,要听门下坊和典书坊安排,眼下不着急走,把下去之后该做的事情捋顺了,再走。”

五人齐声领命。

李密,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而且可以帮着杨铭盯着李世民,以李世民眼下的心智,还不是李密的对手,毕竟年龄还太小,以后嘛,肯定是秒杀李密。

高表仁是高颎的三子,娶了杨勇闺女的那个,人家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虽然有点虎父犬子,但人家这个父太虎了,才会显得他犬。

他要是给杨玄感当儿子,那就不是虎父犬子了。

至于韦福嗣,人家原本就是民部户部司侍郎,以前就在尚书省,当年因为和同样官职的堂弟韦义节去河北征调粮食,逼出了民乱,被杨广免职了。

过了一两年,杨铭把他们兄弟俩都召进了东宫。

这五个人一下去,李世民也就能欺负欺负乔淳已和赵长文,剩下仨,根本不尿他。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