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家父隋炀帝

关灯
护眼

六二六章 不差钱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家父隋炀帝!

关于东西突厥的问题,杨广的旨意终于姗姗来迟,裴矩给出的主意。

设置辽东都护府,以邓暠为大都督,集辽东与涿郡之兵,攻略室韦,靺鞨、契丹、奚、霫等东北部族。

其实这几个游牧部落,本来就是臣服大隋的,但是他们也臣服突厥,属于两边都在讨好。

因为两边经常欺负他们,而他们扛不住。

杨铭本来一直在担心,裴矩会像历史上那样,出馊主意分化东突厥,幸好没有。

裴矩还是厉害的,杨铭都没有想到这一招,趁着始毕往西打的空挡,把东北地区彻底拿下,等于是断了东突厥往东扩张的可能性。

而这几个部落,非常好对付,属于那种一打就会投降,但是,打下来,大隋也不会花大力气去管,因为那边太冷了。

而打的目的,其实就是将藩属国纳入版图,那么今后,突厥就不能再将这里当成自家后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而东北地区的资源有多么丰富,杨铭是一清二楚的。

这个主意绝了。

先拿下再说,要彻底管理好,那得好几百年。

所以杨广的旨意里,已经在安排拿下之后的事情。

东北地区设置五座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在平壤,周法尚为大都督,辽东都护府在辽东城,邓暠为大都督。

拿下靺鞨之后,设置敖东都护府(吉林敖东),以靺鞨粟末部首领大乞乞仲象为敖东大都督,再设龙泉都护府,以靺鞨黑水部首领阿固郎为龙泉大都督。

拿下契丹之后,以契丹部首领大贺窟哥为松漠都护府大都督(内蒙古林西县)。

以此五座都护府,镇抚东北。

而裴矩已经亲自前往涿郡,与靺鞨部、契丹部的三位首领接洽去了,能让对方心甘情愿的归入大隋,肯定比真刀真枪打一场实惠多了。

毕竟靺鞨部原来还是臣服高句丽,而高句丽都被大隋给灭了。

“涿郡的粮仓,还囤积有一些粮食,足够保障邓暠对东北用兵了,何况裴矩已经去了,有他在,大事可成,”朝会散去之后的小朝会,杨约如此说道。

宇文述苦笑摇头:“世矩之谋划,每每出人意表,谁能想到他会这番安排,如果始毕没有往西,肯定不会坐视我大隋侵吞东北,如今嘛,鞭长莫及喽。”

东北地区其实在唐朝时候,有一个叫大祚荣的人建立了渤海国,他是大唐双龙传里拜紫亭的原型,只是时间上有差异,里渤海立国是李世民时期,实际上是李隆基时期。

渤海国的地盘包括吉林黑龙江、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疆域不算小。

而大祚荣就是当下靺鞨粟末部首领大乞乞仲象的儿子,也是朝鲜半岛峡溪太氏的始祖。

至于契丹部落,在唐朝武则天时期,有过一场营州之乱,带头反唐的就是契丹部落的两位首领李尽忠和他的妻兄孙万荣。

这俩人本姓大贺氏,李尽忠就是眼下契丹首领大贺窟哥的孙子。

而李尽忠败亡后,他的手下李楷固归顺大唐,在神探狄仁杰里面,出场非常多,因为历史上,这小子当时差点被弄死,就是狄仁杰救了他。

而李楷固有一女婿叫李楷洛,听名字跟兄弟俩差不多,其实不是,为什么要提他这个女婿呢?

因为他的女婿有个儿子,在平息安史之乱中,被称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一代名将李光弼。

他们都是契丹族。

杨铭笑道:“还是不能大意啊,此番攻略东北,重在裴矩,邓暠不过是个马前卒,如果一切顺利,始毕能气死。”

“哈哈,就是要气死他,”杨玄感笑道:“他肯定想不到,我们会在他的屁股后头放把火,不知道他收到消息后,会不会撤兵呢?”

杨约摇头道:“这就是为什么陛下将左武卫和右武卫的虎符给送来了,始毕盛怒之下,或许会联合西突厥,侵犯我西境,陛下先见之明,令人叹服。”

杨铭笑道:“先别急着叹服,虎符是有了,但是征调两卫大军,没钱没粮也是白搭。”

崔仲方道:“长孙安业抄家之后的钱,以及其他监门将军认缴的钱,有两百多万贯,已经陆续往下拨了,既然如此,那就先拨给左右武卫。”

“这个主意对,应该先给他们拨,万一出事,他们是要往西走的,”宇文述感叹道:“听说太府寺的棉布,已经织出来了,太子腹中所学,令人叹为观止。”

杨铭笑道:“幼时无事,常常读书所致,你们大家还没有见过新织棉布吧?”

“新织棉布,确实还没见过,”众人纷纷摇头。

杨铭起身道:“走,我们去太府寺瞧一瞧去。”

太府寺的官署,就在皇城,这里本来就有皇家司染署,一应纺织器械都有。

其实杨铭也没见过这种古法织布的方式,今天也趁此机会见识一下。

事实上,他比宇文述等人,更为惊讶。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实在是太厉害了,整个织布过程,非常之复杂,工序极多,每一个小巧的工具,都有其大作用。

这里除了弹棉花的那个大木弓见过之外,其它他都没见过。

“叮~~~叮~~~~叮~~~~叮~~~~”

弹棉花嘞~~~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

这是一个乐器。

云定兴跟在一群大佬身边,为众人一步一步详解道:

“此木棉春种秋花,花先绽者逐日摘取,取不一时,棉絮和棉籽是粘在一起的,以此轧花机将其分开,去籽取棉,以悬弓弹化,再以木板搓成长条,以纺车纺成棉纱,最后绕在籰(yuè)上,纺于棉锭.”

杨铭观摩着整个纺织过程,多少有点开眼了,因为他前世也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

看来看去,其实就是一缕缕的棉线紧密的交叉在一起,织成一张棉布,而这个棉布很柔软,保暖效果也好。

如果棉线粗大一些的,可以织成厚重的棉衣,更为御寒。

这可是好东西啊,古代过冬如过关,有了御寒神器,冬天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因为还可以做棉被噢。

“棉区在黄河、江淮,那么织布坊,还是要多设置在这几处地方,”杨铭边观摩边问道:“你们有没有选址?”

元寿赶忙道:“回殿下,有的,河北以清河郡为宜,河南以洛阳为宜,江淮以江都、余杭(杭州)、吴郡(上海一带)、丹阳郡(芜湖)为宜。”

杨约皱眉道:“南方不宜过多,还是要在北方多增设一些。”

宇文述赶忙道:“其实很合理的,纺织本来就是江南最兴,工艺也最好,何况陛下最喜江南。”

杨约顿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对对对,江南好。”

元寿微笑解释道:“其实这样选址,是因为江南的织坊本来就是分布最多的,只需稍加改制纺机,就可织布了,河北的织坊虽然也不少,但不在朝廷手里。”

“崔家?”杨铭问道。

元寿点了点头。

“只要能织布,木棉也是可以卖给这些民间织纺的,咱们不是留种了吗?大概需要多少年,无需再对外购种?”杨铭道。

元寿答道:“一株可留种六粒,栽种之后半数存活,以当下棉区扩充的速度来算,至少还得五到八年。”

“那就买,能买多少买多少,直到我们自己的留种足够用了,”杨铭道。

元寿道:“种子涨价了,咱们的棉种全部购买于高昌,眼下西域动乱,货物进出不易,数量较之从前锐减,量少而价高。”

不管怎么说,西域那边是打起来了,所以有些商队为了规避风险,肯定会选择暂停贸易。

眼下驻留在京师的胡商,数量非常巨大,他们知道西北有战事,所以都不敢回去了。

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你就算鼓励人家回去收购货物,他们也不敢。

“除了高昌,哪里还有?”杨铭问道。

元寿道:“龟兹国也有一些,但是价格更高。”

“能高多少?”杨约插嘴道。

元寿道:“一斤棉种大约五百金。”

“让杨玄挺带兵去买,能买多少买多少,让他把钱先垫上,日后国库拨还,”杨铭道。

杨约顿时错愕,你老人家想让我花钱就直说嘛,什么垫不垫的,我将来还真敢跟你要这个钱啊?

玄挺是他的儿子,杨约将来挂了,家业是玄挺继承的,他的钱就是玄挺的钱。

杨约赶忙道:“臣立即派人传令,不过嘛万一玄挺的兵员调动被东西突厥误会怎么办?”

“买点东西误会什么?”宇文述笑道:

“买完就走,没人会在意的,若是被突厥人问起,玄挺大可质问对方,你们扰了商路,害我买不着货物,还好意思来问我?”

杨铭摆手道:“杨司隶的担忧是有必要的,这个得看人的性格,玄挺性直要强,不肯吃亏,若是与突厥起了冲突,确实不妙,那就跟李靖也打个招呼,让他盯着点玄挺不要乱来。”

“这个招呼非常有必要,”杨约道:“我终究是在京师,鞭长莫及,药师来约束的话最为妥当。”

“那就这么定了,”杨铭突然皱眉道:“他不会担心我黄了他的钱,舍不得多买吧?”

“不会不会,不差这点钱,”杨约哈哈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