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靖明

关灯
护眼

第124章、寇可往,我亦可往!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靖明!

听涛雅舍里安静下来,地已经洗干净了。

张孚敬也不空虚了,因为他知道虽然陛下有章法,但两广的善后更麻烦,还是得靠已经在两广的人。

“梁师既然能携宝印、秘藏锦衣校尉五百南下,还望不吝指点。”张孚敬又摆回了学生姿态。

提刀砍人,收剑请教。

“张臬说我梁家、张家多有不法,钦差大人要查吗?”梁储目露精光,盯着张孚敬的眼睛。

“若学生猜得不错,应当是地方望族慨然解囊同仇敌忾才是。梁师威望素重,眼下两广有倾覆之危,梁师当为岭南柱石。”

张孚敬目光诚恳。

“老朽脊梁不硬朗,何以为柱石?”

“王子言纵兵为匪,想来过去诸多大案必将水落石出。梁师箪食壶浆,学生当奏以两广如今情势,请陛下起复梁师为两广总督,以镇岭南。”

梁储摇了摇头,张孚敬目露担忧。

“我既已致仕,便不能再出任。”梁储语气严厉了一些,“两广四品以下多有罪,不能拔擢!治政安民,尚赖彼辈。戴罪履职,若巡宪不严,秋粮难收,岁赋不齐,战事堪忧!我老迈之躯,如何巡宪四方?”

张孚敬无奈:“梁师不肯出仕,总要指点学生一二才是。霍渭先毕竟从未授职,只能先从巡按御史做起。”

张臬等人虽然知道来者不善,但没料到张孚敬敢于初次见面就一网打尽的原因就在于此。

两广头脑都没了,底下还不乱成一锅粥?

张孚敬本以为梁储就是陛下的“章法”,没想到梁储却在推辞,而且看态度并不假。

梁储凝视了他片刻,缓和了语气说道:“茂恭,你既提到了忠武,那老夫就多说两句。”

张孚敬精神一振:“学生谨受教!”

“你来广东,是因你献策富国。这是第一句。”

张孚敬深吸了一口气:“学生想过了,学生只怕会在广东呆上数年,只是学生所献富国之策……”

梁储打断了他:“天子赐剑既已见血,便要见功。功成之日,过河之卒便为大将。这,就是第二句。”

张孚敬浑身一震,随后又哑声问道:“可这两句,谈何忠武?”

梁储赞叹不已:“伱既问了出来,那就还有第三句。”

张孚敬知道这一句才是重中之重,行了一个拜师大礼:“请恩师赐教!”

梁储一鱼两吃,朝中多了严嵩这个善缘,眼下又多一个张孚敬。

他站起来双手扶起张孚敬的臂膀,一字一字地说道:“自古盛世,兵精粮足!两广,钱不足虑,粮在哪?”

张孚敬心领神会,颤声说道:“海寇既至,王师岂只固守?寇可往,我亦可往!满剌加盼王师复国久矣,交趾旧土离王化久矣,占城……”

梁储微笑点头:“此太庙之功。”

张孚敬霎时间就热血上头,他岂能想象这趟来广东,背后有这么大一盘棋。

在这盘棋面前,区区几个两广重臣算什么?他张孚敬如果要在两广呆这么长的时间,还急什么?先压着,慢慢提拔!

驱离弗朗机人要重新整备水师吧?打赢之后难道就只把这水师养起来?

两广山多田少,养得起吗?万水千山靠湖广江淮转运粮食过来?

不!交趾啊!占城啊!

一船一船地运!

太庙之功!梁储这个首倡追谥于谦的人,在致仕之后把这个信号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张孚敬。

这不得搏命?

“不需过于忧虑朝中。”梁储虽然还不知道京中的变化,但自有他的判断,“两广情势非同小可,事急从权。你是陛下钦点,陛下连王德华都能护住,还护不住你?大胆试!为师之助,在于多年薄望,在于主动清理梁家投献之商民。”

张孚敬再次心头剧震:“恩师,何以至此?”

“不!”梁储坚决地说道,“为师已致仕,再留着也是麻烦。有你在两广,我梁家虽无虞,却不能以此自恃。你若功成,才是我梁家传世之基!”

张孚敬热泪盈眶,再次下拜:“师恩之重,孚敬铭刻五内,永不或忘!”

虽然原来这才是梁储得以从朝中安然离去的根本原因,但张孚敬的感激还是真诚的。

有梁储主动配合,后面的阻力该小上多少?

陛下的章法,绝了!

……

张孚敬不知道还有陈金正在南下来辅助他过渡,也不知道会迎来到此受风吹雨打的杨慎,更不知道陛下又给他派了一柄用完就可以废掉的刀。

从六月初二王守仁上经筵,到六月底梁储辞陛离京,而后是七月初众儒辩经后屯门海战奏报抵京、张孚敬南下,至此已是八月中旬。

京城外,一路“游山玩水”般的蒋太后终于到了——虽然她着急儿子安危,但随后不断有消息传到,朱厚熜告诉她不用急,慢慢走,毕竟清宁宫整修也需要时间。

于是在这城外,巧遇了刚刚解送至京的弗朗机使团钦犯。

蒋太后好奇地想看看红毛鬼,于是前来迎接的袁宗皋只能让人把皮莱资等人带了过来。

惨兮兮的,瘦得不成型。

蒋太后嫌弃地问:“怎么不是红毛?”

“……启禀太后,有红毛的,瞳色也不尽相同。”袁宗皋简单介绍了一下。

蒋太后失去了好奇心,等皮莱资等人被带走后才诚恳地对袁宗皋说道:“辛苦你了,一路护送陛下抵京登基,后来又那么多事。”

袁宗皋恭敬地说道:“这都是臣之本分。请太后在此稍歇,陛下处置完一桩事情就会过来亲迎。”

“我也思之心切。”

外臣们退了出来,袁宗皋先笑着对崔元说道:“驸马这半年一直在奔波辛劳,陛下都记在心里。”

崔元谦虚地说道:“不敢不悉心用事。”

袁宗皋又对孙交笑道:“阁老,久违了。”

孙交很头大:“大宗伯说笑了。陛下恩重,实在惶恐。”

这真是沾了老乡的光,谁能想到人还在半路上,就被告之已经廷推入阁呢?

崔元叹了一口气,很惋惜地说道:“一路手谈甚欢,本以为以后能与孙国丈多来往,没想到摇身一变成了孙阁老,此后只怕不便了。”

袁宗皋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知道此事了啊?不过那倒不用忧虑,以后尽可来往。”

换成孙交和崔元诧异了。

难道阁臣的女儿也能入宫?闹翻天吧!

袁宗皋却讳莫如深,微笑着避而不谈。

聊到正德皇帝的发引丧仪,聊到了皇帝下月的万寿节,也聊了如今京中的情势。

裁撤冒滥和重设三大营的事现在变成了王守仁配合五府、兵部去做。

杨廷和咬着牙组织清理皇庄皇店,但阻力重重。皇庄不只是牵涉到皇帝和内臣本身,张太后也有啊,还有诸多尚存皇室宗亲的赐田。至于皇店,那更是牵涉到不少国戚、权贵。

“宁晋、隆平、南宫、新河等县,并德仁、永安、四号厂、大兴等庄,及板桥、麦庄、竹木厂、苏家庄田,俱为仁寿宫皇庄。”袁宗皋摇着头,替杨廷和做了一个悲伤的表情。

孙交看了看崔元。

皇店是正德年间才开始出现的,之前只有官店。自景泰年间开始,官店便越来越只倾向于经商获利,而实际掌管的都由官府渐渐变成权贵了。到了正德年间的皇店,那更是涉及到皇帝、后宫、亲王、国戚、勋臣……其间盘根错杂,崔元这个驸马必定也牵涉其中。

袁宗皋当面讲这些是什么意思?

“蔡宗令都连上四道辞表了。”袁宗皋看着崔元笑,“崔驸马,你呼声极高,只怕入城后就不得脱身。”

崔元头皮发麻。

杨廷和必定是不会有磨刀霍霍之状的,但皇亲国戚纷纷要蔡震这个宗人令出头做主,蔡震只怕要折寿数年。

崔元很希望皇帝再给他派个差使出去接谁。

但是兴献帝子嗣单薄,都接完了啊!

“……陛下既有旨,我公主府的那点田地店产任凭处置便是。”崔元诚心实意地向袁宗皋行礼,“还望大宗伯美言几句,我连月奔波,老躯疲惫,实在不堪大用。安陆山水甚佳,若陛下要重修献帝陵寝,我愿主持督造。”

赶紧远离是非之地!

袁宗皋起了些逗趣之心,严肃地摇头:“崔驸马刚过不惑之年,尚未知天命。你都说老躯,我和九峰公岂非半截身子都入了土?我们都在为君分忧,崔驸马不可妄自菲薄!”

崔元一脸愁苦,琢磨着回去之后是不是多洗几趟冷水澡引引寒气入体。

你把皇亲国戚都折腾完了再让我去做宗人令不行吗?我来回奔波几个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但皇帝来了之后,崔元也不敢多嘴讨要闲差。

几个月不见,京中有些事情崔元知道,刘龙被重用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可能跑不脱。

可是真怕啊!

梁储那个人精都溜了,杨廷和竟不得不主持清理皇庄皇店这个会得罪张太后及皇亲国戚勋臣权贵的事,可见皇帝的手段和中枢的凶险。

他只想平平安安地过完这下半辈子,反正都已经是驸马都尉了。

不要冒头!不要冒头!不要冒头!

奈何皇帝出城迎接了蒋太后入宫后,把崔元单独留下了。

“崔卿不辞辛苦,功高当赏。”

“……臣不敢言功。”

崔元跪在地上,浑身上下的姿态都写着六个字:求求了,放过我。

“有功岂可不赏?”朱厚熜笑着看他,“国策会议上早已议定,驸马都尉崔元敏慧有谋,勋臣外戚皆自谓莫及,公卿大臣俱知其雅望。迎立有功,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京山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赐诰券。”

崔元人晕了,又听到最后一句话:“掌左军都督府事,参预国策会议。”

改了改文,晚上10点还有一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