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汉祚高门

关灯
护眼

0437 台中纷争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汉祚高门!

皇帝和皇太后虽然移驾住进了建平园,但是因为建平园本身也不算大,因而众多台臣们还是只能留在台城办公。好在二者之间距离并不算远,而且又铺设了一条快车道,往来倒也便捷。

非常时期,事从权宜,往来奔波或许还能忍受,但台苑之间尘埃喧天,诸多物料杂乱堆积,让人几乎静不下心来办公做事。

所以如今除了一些特别显重、不能缺席的职事之外,其他的台臣都尽量避免住在台城。只是每当有大事要商议决断时,才会赶过来。

今天便是如此,从清晨开始,许多台臣在去拜见皇帝和皇太后之后,便转行进入了台城。

因为被破损的太严重,台城多处区域都已经被竹栅围了起来,竹栅两侧都有宿卫看守。一面是尚算完整的台城建筑,一面则是诸多匠人劳役们正在营建。

因为生了前日之事,台城内负责警戒的宿卫增加了一倍有余,而且还不是其他区域那种戎装竹枪的样子货,而是兵甲森严的精锐部众。而且有了这些悍卒们环绕着工地虎视眈眈,那些劳役们看起来都是心悸谨慎,一个个低垂着头不敢多看,不敢多言。

即便如此,身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那些台臣们一个个也都如被针毡,周身的不自在,在宿卫们的引领下一路疾行。路途上或有遇见同僚,便结伴而行,同往太极前殿而去,路上偶或指着乱糟糟的台城感慨几句,意味都是复杂。

台苑之间,太极殿算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建筑,只有外墙偶有破损,或是木梁被烟火烤灼熏黑,虽然从外面看去不复光鲜威严,但整体的构造还算完整。

但是因为大量苑中被拆除的宫禁器物被堆积在左近,所以太极殿大部分也被竹栅围了起来,只剩下一个前殿作为议事之用。

这时候,太极前殿内已经聚集了不下百人,仍在陆续有人到达。

因为不是正常的奏对议事,所以倒也并不需要恪守礼禁。众人皆有坐席,更像是一个私下交谊的集会。

主持这一场集会的乃是太保王导和尚书令温峤,像是光禄大夫陆晔还有几位年高的侍中、散骑之类,也都列席其中,各自神态不乏凝重,以至于整个殿堂气氛都让人倍感压抑。

此时丹阳尹褚翜正手捧一份卷宗,在席中诵读,所言者正是前日籍田令薛嘏遭袭之事。众人皆是认真倾听,神态或沉思、或激愤、或哀痛,不一而足。薛嘏本人倒也没有太高的时名,但这件事却牵动众多人心。

堂堂一位台臣,就因为奏对时言辞过激,便遭到乱民冲击殴打,甚至于指骨都被打折!这简直耸人听闻!此事若不能彻查严惩,朝廷威严何在?大臣体面何存?小民若因此志骄,皆援此例,来日再凭何去布政天下?

当褚翜念到那几名凶徒供词时,殿中顿时便有人忍不住切齿冷笑起来:“台中奏对,小民竟知?如此内外无防,诸公尚能安坐否?”

褚翜合上了卷宗,神色凝重道:“那几罪徒本就不是寻常小民,中藏针,死意甚坚。若非仔细查验,眼下只怕早已暴毙狱中。”

众人绝大多数尚是第一次听说这一桩细节,当即殿中便响起一串倒抽凉气之声,继而便有一人颤声道:“褚尹可查出这些罪卒是何来历?他们因何要为此?究竟何人指派?”

褚翜闻言后摇摇头:“至此已非民讼,不是郡府能问。若要详知,须得等到廷尉审出。”

“何须再等廷尉审出?薛籍田因何结怨,诸位俱是心知,那几名罪卒也言到因薛籍田建议悖离与众而怨望……”

褚翜话音一落,席中便有一人沉声说道,视线则若有若无的望向同样列席殿中的沈恪。

感受到那不乏恶意的眼神,沈恪心中已是气急,有心要辩驳,但对方虽然有所指,但却无明言,若是自己跳出来,反倒有自招之嫌。

“倒不知江从事有审辨之能,廷尉尚未议定,从事已有所得,不妨言告诸公,究竟何人指派?其意为何?若能讲辨得清楚,从事之才足任廷尉,何须再敬陪次席!”

沈恪不方面声,别人却不会客气,率先开口的乃是会稽孔群,言中讽刺意味极浓,而被反驳的那人乃是陈留江深,职任鸿胪下从事郎中。被如此连消带打的讥讽,一时间羞不能言。

温峤亦在席中说道:“廷尉司讼,未有结果之前,诸位还是不必过多猜度,或伤人情。”

“那如果一直没有结果呢?先前褚尹亦有言,那些罪民内藏针,不惜性命,又怎么会吐露详情?一心求死,人莫能阻,若一直不能审断,难道就一直如此僵持?”

“若是廷尉都不能审出,难道只凭旁人猜测臆断就能解决?大凡有智者,都能瞧出此事诡异。那些凶徒行凶之后,为何要主动投案?投案之后为何又暗藏尖铁有自戮迹象?诸多蹊跷,人莫能解,又如何能断言幕后何人?”

一时间,殿中已是纷争不休,各执一词,吵成了一团。

坐在上的王导和温峤对望一眼,各自眼中都是无奈。这件事除了让台臣人人自危之外,还有一点恶劣影响,那就是未有结果之前,会让台臣们之间更加割裂,纷争不休。但如果有了结果,或许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他们两人,便是台城中如今主持局面的人选,面对这个让人头疼的突事件,也实在是一筹莫展。

相对于温峤的头疼,王导心中更有一份不满,那就是这么胶着的争论,作为有关方面的廷尉居然缺席!眼下廷尉乃是济阴卞敦,此人早年位居方镇时,因有怯而避战之举为时人所非,但终究也是名门之后,近来才被王导举荐为廷尉。

殿中的争论越来越剧烈,乃至于七情上面,言辞也渐渐有些过分。这时候,最先言的那个江深突然阴恻恻道:“诸位小心了,莫非忘了薛籍田因何遭难?”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顿时变得古怪起来,一方更加恼怒,另一方态度却变得诡异起来,有一人冷笑道:“骄勇之辈何足为惧!眼下尚可有言推诿,若能凭此试出诡行者为谁,死又何惜!”

对面听到这话,神态更加激涌,尤其席中倍受针对的沈家几人,更是气得脸色铁青。

“都给我住口吧!在席各位,也算是时之高选的贤良,一个个连话都不知道如何说,要喧闹叫嚣作营中老兵姿态!”

眼见嘴仗战火又要开启,温峤蓦地一拍面前案几,怒吼一声。他平日虽然豁达风趣,但毕竟也是统率大军对阵平叛之人,一旦怒起来,还是气势凛然,让人不敢无视。

可是震住了众人之后,温峤也不知接下来该说什么,这件事眼下未有定论,而所涉者又恰恰是如今颇有争议的驸马都尉沈哲子。争执双方彼此各有诉求,各有理据,哪一方都不愿让步,实在让他头疼。

幸而王导倒是擅长处理这一类的局面,趁着众人哑声的时候,他在席中正色道:“廷尉案牍之事,我不愿闻。受袭的薛籍田,不知眼下伤势如何?家院周围可有守护?”

听到这个问题,席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愣。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经过最初的愕然,有的心内窃喜,有的则忧虑渐生,至于那个薛嘏究竟怎样了,还真没有多少人想起来要去看一看。

过了片刻,席中纪睦才说道:“我昨日倒是前往探视,薛君除指骨折断之外,余者只是小创,只是骤然遭袭,心绪至今不宁。”

殿下另有一名廷尉评起身说道:“昨日署中已有吏员前往薛府,看护之余,也在问究薛籍田一众随员,籍田行踪并非早定,临时起意。袭击之暴民行止如何,也在追查。一俟有所得,便会即刻通报太保并诸公。”

王导闻言后便点点头,再叮嘱众人不要再作无谓纷争,然后便起身退场。接下来温峤便也起身离开,余者众人便也一一离场,只是各怀心事,步伐略显沉重。

回到官署后不久,王导心情还有些纷乱,先前那样激烈的纷争,让他隐隐有些心绪不宁。这件事因何而起,性质如何已经不重要,他最担心有人借此扩大纷争,乃至于造成一而不可收拾的乱象。

正在沉吟之际,突然下面有人来报说是黄门郎纪友求见。

王导对纪友倒也有所耳闻,知道这年轻人与驸马私交甚厚,这时节来求见,王导当即便让人速速将人请入进来。

纪友行入后,先对王导施礼拜见,然后才说道:“职下今次拜见太保,其实是受驸马所托。驸马近来长居乡中,并不知都中新事。昨日职下前往相见才知此事,而后驸马便托职下转告太保,此事驸马不知,但却难免会物议所指。不过这都是小事,驸马却担心都中民众或会因此被人鼓噪生乱,不得不防。”

王导听到这话,心中已是有感,先前他还正因为台臣们互相攻讦所暴露出来的矛盾之深而深感忧虑,没想到远在都外的沈哲子一俟得知后便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单单这一份胸襟和眼量之高,王导便相信薛嘏被袭击之事并非沈哲子所为。他可是清楚沈哲子为了张罗营建新都的事情付出多少努力,绝不可能会因一时气愤而做出这种破坏时局平稳的事情。

说实话,王导虽然不赞同沈哲子的那个构想,认为干系太大,极难平衡各方诉求,一旦有所疏忽或意外,极有可能造成全局崩盘。但假使能够做成,其实他也是乐见其成。

但今次这件事,恰恰印证了王导的忧虑。先前争辩时,言辞最为激烈的还不是青徐人家,而是利益受害的丹阳人家。虽然沈哲子此前拉拢了纪家,打压了张家,但是都城立于此乡,丹阳人家元气也是浑厚,不可能哑然无声。

他们各自都不乏乡望,若借此事将都中民众鼓噪起来,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这件事摆明了是陷害,诚然有可能打击到沈氏乃至于近来在都中颇为活跃的吴人,但更有可能酿生大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