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港岛家族的诞生

关灯
护眼

第355章 【大时代来了】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港岛家族的诞生!

林志浩来到旺角,看着新开张不久的‘大快活快餐’,忍不住皱眉起来。

他的堂哥林志超早已经预料到,一旦‘大家乐快餐’开起来,很快就会出现跟风者。所以,‘大家乐快餐’在开业九个月后,便立即开设第一家区域旗舰店,并在接下来半年内准备再连开三家区域旗舰店。

如今的‘大家乐快餐’,已经拥有中环、旺角、尖沙咀、湾仔四家门店,并在一个月后(11月)开设铜锣湾门店。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大家乐快餐便拥有五家门店,这些门店都是按照区域旗舰店规模大小发展的。

林志浩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大快活’快餐几乎是直接抄袭,连名字都是抄袭。

“太不讲道德了!缺德!”林志浩忍不住骂道。

“老板,这家很明显就想蹭我们的名气,第一时间站稳脚步。我调查过,我们两家距离只有五百米距离,他们家生意也挺不错的,菜品和模式都是跟我们一模一样,一样是中西快餐合璧。唯一的区别是,他们还在楼上卖云吞、牛腩面,这个不属于快餐。”手下管理层高扬成汇报道。

大家乐快餐,从一开始就定位公司模式,所以有自己的写字楼总部,公司还有行政部、策划宣传部、装修部、采购部等多个部门。

林志浩点点头,说道:“在楼上高云吞、牛腩面,简直是乱弹琴,也是他们信心不足。看来,他们也没有学到精髓。回去后,我们要立即制定战略,彻底甩开这些跟风者。”

高扬成说道:“嗯,我们马上拥有五家门店,已经形成连锁模式。而这个大快活快餐,还在试验阶段。”

随后,林志浩便不再关注大快活快餐,他已经打算从两方面下手:

第一,大家乐快餐准备‘广而告之’,开始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传媒上面,长期大作广告宣传。用堂哥的话来说,一开始不求利润率,追求的是占有市场。

第二,制定明年的开店计划,最好是开四家门店,彻底和对手拉开距离。

他现在也学聪明了,那就是‘大家乐快餐’要朝着上市企业发展,所以不需要保守。扩张的资金也不需要发愁,只需要堂哥点头或者长江实业担保,大把的银行愿意贷款,都无需再注入资金。

一周多过后。

罗胜祥、罗开睦叔侄俩,坐在楼上的‘非自助’餐厅。

“三叔,楼上的生意,比起楼下差很多,感觉是多此一举了!”罗开睦皱眉道。

想当初,他们决定做中式快餐式,一边是想参考‘大家乐快餐’,一边是想着做出创新。于是乎,便将‘旺角大快活’一分二,楼下中西式快餐,楼上云吞、牛腩面等非自助食物。

没想到,此举俨然是多此一举,周围的人若是想吃云吞、牛腩面根本不想上楼到这里,大街上有很多。

罗胜祥老脸一红这个建议是他搞出来的,不仅仅是想创新,而且是想将食客一网打尽。

“再看看情况再说,楼下坐满的食客,也会上楼坐,不影响,就是多支付一些的工资。”

罗开睦说道:“谈到多支付一些工资的问题,三叔,你昨天晚上看无线电视台没有,‘大家乐快餐’居然在那里打了广告!”

罗胜祥惊讶的说道:“这么舍得投资?”

罗开睦点点头,说道:“何止是舍得投资!现在公交车、报纸、电台、电视台,几乎都有他们的广告。看来,他们是想通过广告效应,来奠定龙头地位,毕竟他们拥有四家门店了,而且马上铜锣湾要开第五家大家乐快餐了。”

罗胜祥说道:“这没有办法的事情!别人是香港第一家中式快餐,而且又背靠大财团,肯定短时间内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罗开睦说道:“短时间战胜不了,肯定是的。就怕他们已经对我们有所不满,广告词特别加重请认准大家乐快餐,大家乐!”

罗胜祥一愣,良久说道:“算了,走一步是一步,我们本来就是想着分一杯羹。所以还是踏踏实实经营,总有一天行程规模。他们扩张太快,未必是好事啦!”

罗开睦无语,三叔考虑的稳定发展,但他想的是尽快开设几家分店,以期望尽快形成连锁模式。

“三叔,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门店,就无法大作广告宣传。而且市场就会被大家乐快餐迅速占领,我们以后就落后很多了。”

“开睦啦,我明白你的想法,但这个需要资金实力,现在房租那么贵。除非,你能说服伱的父亲全力支持你.”

罗开睦顿时为难,他的父亲有几房子女,他只是一个儿子。所以,不可能全力支持他。

罗胜祥见状,说道:“所以说,先不要急,等这家店走上正轨,我们到时候再去集资,这样你父亲你能开到希望,就不会不支持你了。毕竟,你这家门店才开一个多月,时好时坏不知道,所以稳妥很重要。”

“好吧!我只是担心错过扩张的好时机!”

“饭店一直都有竞争,后来者未必做不过前面的,所以不要紧!”

“嗯”

罗胜祥年龄大,喜欢稳妥发展;罗开睦年纪轻,喜欢急速扩张。

如今。

林志浩领导的‘大家乐快餐’,开始广做宣传,确定‘大家乐快餐’的品牌性。所以作为后来者的罗开睦有些急了,但他们的资金实力太差,注定只有被甩到身后很远。

这个战争,不是前世的‘大家乐’和‘大快乐’的半斤八两的战争,压根不是一个层次的竞争。

长江实业。

林志超在办公室里,听取了零售部门负责人林绍东的工作汇报。

他早已经算得上‘世界首富(个人财富)’,毕竟他的船队价值非常高,但他为什么很多产业都要插一脚呢?

道理再简单不过,事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朝着综合化、规模化发展;这样一来,将来集团才能抵御更大的风险性。再简单一点,也需要为资金找出路!

林志超加盟7-11便利店,目标是在港澳,以及将来的内地,打造一个零售网络。与此同时,也算是以最小的代价,进入零售这个行业,积累足够的经验。

“目前,7-11便利店的两家门店生意都非常理想(中环、湾仔)这个月铜锣湾7-11便利店也会开业,完成今年的三家开店计划.明年,我们计划的是开设四家门店,其中尖沙咀两家、旺角一家,中环一家.”

听完后,林志超飚出一句:“我们和屈臣氏的区别是什么?”

林绍东虽然疑问,但还是马上回答道:“屈臣氏的商品主要是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蒸馏水及饮料等,它的产品偏向高级化而我们的7-11便利店,偏向平民化,以市民的生活便利为目标.”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虽然有些重合,但大体方向是不一样。”

林绍东说道:“是的!7-11便利店,还能和老板旗下其它产品取得联动的效果,比如本集团旗下的公仔面、红牛,还有传媒集团的报纸、漫画周刊等”

这就是林志超想要的——掌握产品的终端,才是王道!

林志超接着说道:“你要多研究一下全球零售企业是如何做供应链的,7-11便利店成长起来后,优秀的供应链可以减少很多成本。比方说,我们扶持一个批发商,将不少产品交给他来做,送到我们每家门店;这样一来,虽然给他赚了一些钱,但是不是我们省下了仓库和物流的资金总之,供应链非常重要,好好研究。”

林绍东说道:“嗯,我明白老板的意思。根据香港的经济发展,7-11门店只会越来越多,优秀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不错,认真研究零售领域的学问。”

“好的”

林志超对便利店的门市布局、货品选取等,自然是有丰富的见识;但是对于供应链等,却没有接触过,自然要叮嘱手下搞好点。

别看香港小,但很多的供应链却来自整个亚洲,这也是为什么恒昌贸易做得那么大的重要原因。

“大家乐快餐发展如何?”

“发展非常迅速,各门店的生意也很好。最近因为有竞争对手的出现,再加上门店已经快五家,所以开始大范围做广告宣传,确定品牌效应”

“嗯,你代表着一半股权的股东,要监督大家乐的发展,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好的,我明白。”

生意没有大小,大钱要赚,小钱也要赚。

更何况一个餐饮集团,对长江实业集团很重要:

第一,将来可以获得不错的分红;

第二,可以解决旗下店铺的租赁问题。

第三,可以形成一个‘衣食住行’的产业链。

1969年11月8日,周六。

报纸上首先传出李福兆、王启铭等人已根据香港《公司法》在1969年10月31日向政府登记,创办另一家全新的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

消息使社会大为震动,而股票经纪们更大为紧张,担心新交易所会影响他们的生意。

林志超放下手中的报纸感叹一句:“大时代终于来了!”

不错!

林志超一直认为,他如果穿越到六十年代后期,才是最理想的。

凭借他对这个时代的证券、地产等产业的熟悉,一定可以追赶上‘四大家族’;重要的是,他还能年轻二十岁。

当然,如今上天也给了他一个抗衰老的身体,也算是补偿了他。

主要是,林志超认为香港是从七十年代开始才算精彩起来!

李福兆等人成立的‘远东证券交易所’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而是香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有远东证券交易所的出现,接下来又会成立两家证券交易所(实际还有,但被港府及时叫停)。四家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最大的作用便是——让华资企业上市变得轻松起来。

而一旦华资企业纷纷上市,那对英资便会形成群攻效应,香港的华资终于开始占上风了。毕竟上市的目的是为了集资,而集资可以缩小和英资的资金差距。

李福兆等人成立‘远东证券交易所’,肯定会招致‘香港会’的主席、经纪,甚至媒体的反对声音占据主流。

不过香港政府早在1961年开始,就按照财政司的‘不干涉’、‘自由经济’的方针走,所以对于‘远东证券交易所’采取的便是不干预。

历史大势所趋!

虽然会在1973年春天发生股灾,但从1969~1973年香港证券发展的情况来看,大概以后没有人会认为‘三会成立’是个错误的决定。

下午,林志超来到传媒集团。

《东方日报》的社长罗文辉,来到他的办公室汇报道:“老板,最近《亚洲日报》似乎在模仿我们,有意成为一家‘大众报’,在四处招募采编记者和扩大规模!”

林志超并不意外,《亚洲日报》是白粉马家的洗白工具、传递信息的工具、洗钱渠道,自然是舍得投入。

不过,林志超对于这种人自然没有好感,便说道:“那我们便启动第二轮扩张,再扩大采编记者,特别是海外记者的规模,顺便给大家涨10%工资,稳定军心。”

罗文辉听完后,便说道:“好!只是这样一来,我们的记者数量太大,盈利会受到影响。”

林志超笑着说道:“赚钱的事情以后再说,重要的是占有市场。七十年代即将来临,香港经济就要腾飞,报纸的销量也会更加畅销。还有,将来我们还要在海外华人主要聚居的城市,发行海外版,比如温哥华、旧金山等城市。”

罗文辉说道:“还是老板看得长远,我这就准备给《亚洲日报》迎头痛击,其老板是卖粉的,坊间有说是‘白粉报’,居然想在报纸上大展身手,真是不知所谓。”

他当然无需担忧马氏兄弟,不说都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和打压,就是他身后的老板,马氏兄弟也不够看的。

林志超笑道:“我们已经占据先机,《亚洲日报》不够看。不过《东方日报》也要坚持丰富内容、文章短小精简等特色.”

罗文辉点点头,说道:“没问题!”

目前《东方日报》是一张半的刊幅,这已经是香港最多版面,绝大数报纸都是一张(对折页)。刊幅多不说,重要的是文章还短小精简,相当于多了很多内容;所以对于市民来说,非常物超所值。

接下来,林志超讲道:“随着‘远东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我有预感香港的金融业将发达起来,毕竟美国也就两家交易所(目前是),我希望你们筹备一个《资本》的月刊杂志,内容以大中华区和国际经济、政治、财经、金融、地产、贸易报道及分析为主,兼有各类文化艺术文章,如风水、文化访谈、书评、游记、科技及医学等。”

罗文辉一愣,随即说道:“这个内容非常专业且丰富,怕是经费非常庞大,盈利较为困难;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懂金融的主编。”

林志超摇摇头,说道:“不是一个懂金融的主编,而是一群为这个杂志撰写的专业人士。你只管筹备,往大里投资,赚钱不是目的,如果能网络几个人才为我所用,又岂是投资杂志那点钱可以相提并论的。”

罗文辉这才明白过来,老板斥资创造这样一个平台,就是趁机网络一些可以为他所用的人才顾问。

“好,我明白了,一定参考美国的《财富》杂志,在香港创立类似的《资本》杂志。”

“嗯,大概是这个意思!

七十年代香港经济发展起来,也需要这么一本月刊,亏本都不一定,当然就算亏本也无所谓!若是遇到不错的人才,加入自己的顾问团,也是非常划算的。

《亚洲日报》

“大哥,《东方日报》那边的记者和编辑,一个也没有人愿意来我们《亚洲日报》。不仅仅如此,《东方日报》也在大量招募记者,特别是常驻海外记者。这一时间,我们都找不到几个专业的记者。”弟弟马珍惜苦恼的说道。

马惜如意外的说道:“开高薪也没有人跳槽?”

马珍惜说道:“他们的薪水本来就比较高,而且听说突然又加起工资,我们的人去招募,甚至还被奚落一通,说我们太小气!”

马惜如顿时沉思起来,说道:“不要去挖人了!就怕已经惊动大人物,不然怎么会又是加工资,又是也大量招募记者。”

马珍惜顿时一惊,说道:“大哥说的是林志超知道这件事,然后立马做出部署?”

马惜如点点头,说道:“加工资这么大的事情,本来就是老板才能决定,而且又是此时加工资,很明显是在稳定军心。其次,《东方日报》突然招募大量记者,便是在对我们警告。”

马珍惜虽然常年混迹违法犯罪行列,却也知道什么人惹不起。他们也是有家人的又不是亡命徒,岂敢得罪香港的华人领袖。

“MD,他也挖邵氏的邹文怀等,我们挖几个记者,就被人警告,真是算什么事情。”

马惜如说道:“这个也没有必要紧张,在商言商,我们继续从别的报社挖人就是。总之,我们也要做大众报,这样才有前途。”

原来,《亚洲日报》靠着加入写狗经、马经,销量倒也上升至三万多份。不过很快写狗经、马经的专门报纸出现,这让他们不得不考虑投资时效新闻,做一份大众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