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是不在那种漫无目地的,对于一切奇怪诡异的现象都进行着追逐,以此来进行探索。
而是有目的的研究,有目的的进行行动。
他的目光,他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了一个东西,或者说是一部大秦的特殊的典籍之上。
当然同样能够感觉得到,对于这的兴趣,也并非是如同之前那种是出于其本身,出于那种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的喜爱,以及之上衍生出的追求,而是一种与之相反的恐惧。
有一次我去找他签字,就见他躺靠在椅子上,面对着打开的窗户,眺望着外面阴沉沉的天空。
含糊不清的喃喃自语着,说着好像是什么“涌了大点”之类的话…
我有些差异,追问了句什么?
然后就听见他非常清楚的说道《永乐大典》,语气非常的惊恐,脸上都忍不住扭曲颤抖了起来,就好像是在面对哪个不可名状的魔鬼,面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恐怖。
我问他《永乐大典》怎么了?
他说《永乐大典》是活的。
《永乐大典》是活的?
这是开的什么玩笑?要是说别的不清楚的东西也就罢了,《永乐大典》这部旷世奇书怕是很少有人对此不知道。
大秦明永乐年间。
明成祖朱棣为彰显国威,造福后人,命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一部集中天下间所有道理的类书。
皇帝金口玉言,口含天宪。
一声令下,整个世界所有人都被调动了起来,天下间无数的读书人,很多的大学士纷纷加入。
或者是自发,或者是被自发共同参与这前所未有的盛事之中。
藏在深宫之中的,已然发霉、腐朽的各种典籍,被珍藏的各种佛经道藏,从消失的边缘被翻了出来。
无数民间的收藏大家,纷纷赶着拉着珍藏的书卷的马车进京,络绎不绝,马车的车轮印,都连成了一片。
不知来自哪个年代古怪的金石蝌蚪文,成堆成堆的先秦的竹简,春秋的龙骨,几千年来的碑文、铭文拓片…
数千位身份年龄不尽相同,或已经白发苍苍,或是青葱岁少,或美髯飘飘,但都是学识不凡,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的博士勤思苦想,究尽了脑汁的对于这些东西进行翻译、整理。
最终所有的道理汇聚到几个最有学识的大儒那里,再由他们以某个逻辑为核心,遍览全局,按照总体上的纲则编写成文,修订成册。
这是一场被天下所有读书人称赞的盛会,随着一些残句断章被流传出去,甚至使得一时京城纸贵,所有人都认为一个属于读书人的盛世来了。
等到这可以称为大秦文明之精华大成的杰作,一共卷,目录60卷,共计卷,册,约3.7亿字,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的伟大经典《文献大成》编写完成之后,被送到了皇帝的面前品鉴,却并没有让明成祖的满意,反而还很是失望,天下所有道理,不该只是一家一姓一时之言,如此再怎么精妙,但是总归是有些偏颇,非是至道。
因此下令重新编纂。
大秦虽然是天下中心,但是天下却并非只有大秦一地。
安南,暹罗,柔佛,吕宋,爪哇,锡兰,倭国,虽然与大秦同出一源,但是也有着别出心裁。
更远佛教发源天竺,更是历史悠久,还有那只是听闻甚少了解的波斯,非人非鬼,同样聪明强大的佛朗机…天下间确实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造化。
于是解缙、姚广孝等人,以天子之令,以圣人之事,传召诸国共壤。
随着诸国的人加入,开始确实是起到了预期般的作用,不只是扩展了原本典籍的边界,甚至还对经子史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全,很多失传的东西都因为这翻找而重新出现。
甚至就连《山海经》四卷,四书六经中的《乐经》也有了线索。
但还不等众人为之狂喜。
就发现同时书里也不知不觉中多出了一些古怪的,不可名状的东西。
不只是大秦之外的相关知识道理的集合,还有着很多很多难以理解的,但且能够感受到了深邃深奥的知识。
那种充满了颠覆性荒诞可笑无比,但是却似乎另有着逻辑,有着无比深邃的道理在其中的知识。
每一个字都熟悉,但拼在一起却陌生无比,看不懂,却又感觉精妙无比,仿佛一个字都不能乱改,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道理的凝聚,又仿佛书写的十分潦草,那是一切罪孽的集合。
参与着书的那些被天下无数人口称相颂的,一些名满天下的大儒大学士不由的开始恐慌。
仿佛是有一些浑身上下全部裹在黑暗里面,不知高矮胖瘦不知是人是鬼的存在披着一张人皮,隐藏在众人之间,加入到编纂队伍中,将那可恶的知识渗透进所编写的书里。
解缙、姚广孝等人想要下令制止,却被明成祖压下。
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编纂继续。
随着接下来来的人越来越多,编纂队伍不断的扩大着,解缙、姚广孝等人也感觉队伍越来越陌生,那些隐秘的家伙越来越多了,几乎都能够感觉得到。
但是他们这时候已经没有多余心思去思考这些,在那越来越深邃,已经凝结的浩瀚如烟一般的天下至理中。
任何人都只会感觉自己成为了就连一个三岁稚童也不如的无知者,顽固的世界观灵魂认知都要被摧毁了,那所谓《乐经》《山海经》也不重要了…
时间流逝,就在所有人的迷醉之中,就在所有人的不知不觉之中,这部记载了天地至理的书籍编写完成了。
明成祖见之大喜,对此甚是满意,赐名《永乐大典》。
这个广为流传的《永乐大典》诞生的故事,拥有着古人的传说故事特有的离奇,但不管那传说是真是假,都没有任何书是活着的意思。
他怎么会说书是活的。
《永乐大典》怎么会是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