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青的带领下,藏海山开车,他们一路沿着盘山公路上去,开到一半,前面已经没有路了,只能下车步行。
走了大约有两个小时之后,才看到一个村庄。
只不过这个村庄早就已经荒废了,大部分的村民都搬到山下的安置房去居住了。
现在村子里面有大量的房屋都空置着,只剩下三个老人,显得无比荒凉。
在青青的带领之下,三人来到村子的后面,从这里看过去,能看到两座山峰以对立的方式高耸着!
这两座山峰其中一座就是虎跳峰!
苏宸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两座山峰在风水上是一个虎口宝穴格局。
这两座山峰就好像老虎下面的两颗利齿,直插天际,这种格局煞气很重,但却能大富大贵。
如果将先人埋在这里的话,自己会官运亨通,但是三代不到就绝对会破败!
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
先人被埋在老胡的嘴里,利齿之间,等于算是当了这个虎口宝穴的祭品,死后也不得安生,属于非常邪门的风水格局。
这里其中一座山峰既然叫做虎跳峰,那么就说明之前就有懂行的人摆过风水格局了。
只靠这一点,苏宸就已经知道虎跳峰之下必然有大量煞气!
地煞宗的功法非常特异,不仅要淬炼自身,还需要提取地脉中的煞气,说不定地煞宗的总坛真的就在那地方。
看苏宸和藏山海又要出发,青青提醒道:“那边会有很多野猪出没的,还会伤人,我们要不要借两支猎枪?”
苏宸笑了笑说道:“猎枪倒也不用了,背在身上太过麻烦,再说,我连子弹都不怕,又怎么可能怕野猪呢。”
青青点点头,苏宸刚才在那个仓库里面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已经是完全超出了青青的认知,基本不属于人类的水平了。
青青本来要跟着去的,不过苏宸却让她留在了村子里面。
她一个小姑娘若是跟着去的话,只会是苏宸他们的累赘。
没了青青之后,苏宸和藏山海也是开足马力,一路朝着虎跳峰飞奔而去。
这里人迹罕至,几乎没有所谓的道路。
不过苏宸和藏山海本来就是高手,想要在这青山上健步如飞,倒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只用了三个小时,苏宸和藏山海就已经抵达那两座山峰之中!
现在差不多是下午两点。
明明是太阳最大的时候,但在这一片密林之中却无比阴凉,茂密的枝叶几乎挡住了所有的阳光。
这里的阴气连藏山海也觉得非常深重,同时他的身体也紧绷起来,十分警惕。
如果有什么危险的话,那他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反应来。
地上树叶早就化作了很厚的腐泥。
密林之中偶尔有鸟叫声传来,除此之外就全部是苏宸和藏山海的脚步声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林中渐渐已经有了白色的瘴气,和瘴气一起传来的还有一股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才能形容的诡异气味。
这些气味之中包含了植物、动物腐烂又发酵的味道,同时又混合了密林之中其余植物的气味,实在是用语言难以形容。
这些瘴气对于普通人来说,会有非常大的危害,对于武者来说的话,这危害倒也不算多大。
只是越是往前走,瘴气就越是深重。
藏山海也只能用水打湿了面巾之后,捂住了自己的口鼻。
他也询问了苏宸,苏宸却是不用,如今的他已经是筑基顶峰的修为,这些许瘴气并不能对苏宸造成任何困扰。
在密林之中东西南北不辨,藏山海也不知道苏宸是用了什么方法来辨认方向。
苏宸一直在前面不紧不慢地带路,一直都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藏山海跟在苏宸的背后,也不敢多问。
当他们来到瘴气的最深处之后,随后便看到了一座庙宇。
在这深山老林之中,谁会兴建一座庙宇呢?
而且最奇怪的是这一座庙宇竟然并不怎么破败。
这让藏山海也不免想起来了一些诡异的传说,心里也跟着打鼓起来……
而苏宸则是破开荆棘,一路走到了那庙宇的门前,只见上面挂了一块牌匾:地煞夜叉庙。
看到地煞这两个字的时候,苏宸精神为之一振!
莫非这里就是地煞宗的总坛所在?
苏宸直接将庙宇朱红色的大门破开,进去之后,却发现院子里面也堆积了很多落叶,看起来似乎也已经荒废有一段时间了。
随后,苏宸和藏山海进入大殿之中,发现里面供奉的是地煞祖师,以及两尊夜叉使者。
苏宸在摆着贡品的桌子上面摸了一下,通过桌子上的灰尘判断道:“这里三个月之前应该都有人的,现在人却全部消失了,你说这是为什么?”
藏山海道:“是不是地煞宗遇到什么麻烦了,故而舍弃了这里?”
“或许是这样吧,不过这里绝对不是地煞宗的总坛所在,我们应该是找错地方了,这里的煞气还不够重,既然地煞宗会舍弃这里,那么就说明这里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先去旁边的屋子看看吧,或许会有发现。”
苏宸检查西厢房,藏山海检查东厢房。
没过多久,藏山海那边传来了一声惊呼,苏宸闻言之后直接赶到那边。
“大人,你看……这里有十几具尸体!”
东厢房里面似乎爆发过一场无比激烈的战斗,房间里面各种家具被破坏得非常厉害,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具尸体。
这些尸体生前应该都是武者,或许地煞宗并没有舍弃这一座庙宇,而是所有地煞宗的人都死在这里面了。
随后藏山海还找到一封信,这一封信里面还附有一枚刀币。
苏宸很快看完了这一封信,说道:“这一封信上说,西南蜀地也要举办武道大会选拔青年才俊了,前三名都可以直入地煞宗学习上乘武学。而这一枚刀币则是进入武道大会的信物……”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来我们要去一趟蜀西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