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深海科技:开局捕获核潜艇

关灯
护眼

第307章 连破记录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深海科技:开局捕获核潜艇!

刘醒把这一个反应炉命名为大洋1号。

别看大洋1号的外观和资料上的一样,但内部不少硬件都经过了升级。

虽然体积小了,但理论上的性能要比原版强很多。

当然,实际如何还是要尝试过才知道。

“一切就位,可以开始运行。”工作人员发出提醒。

“开始吧。”刘醒发出最终指令。

【大洋1号可控核聚变测试开始】

【加注核燃料】

机械臂把两根分别装着液态氚和氚的金属棒插入到反应炉中心的缺口处。

那是纯度能够达到100%的纯氚和纯氚,大洋工业光是把这两样公布出去,就能引起全世界的核物理学家疯狂。

封闭层关闭,自动测试程序继续往下运行。

【开始生成超导强磁场】

装置这回没有明显变化,但如果有人在实验区域,就可以听到一种低沉的高频率声音。

【增加环境压力,10秒后开始点火】

“磁场强度正常。”

“压力已达到指标位置。”

“装置运行正常,未检测出材料疲劳。”

邻着的指挥中心房间,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汇报着每一项数据,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试验。

【倒数计时10,9...3,2,1,点火】

一根连接着反应炉的超长管道突然闪了一下,持续的时间比眨眼还要短。

未等众人反应过来,反应炉这边已经绽放出光芒。

【点火成功,燃料正在转变为等离子体】

【释放中子,开始聚变反应】

“中心等离子体温度十亿摄氏度。”

“九亿摄氏度。”

“八亿。”

...

虽然理论上中心离子体温度越高,核聚变反应越快。

但考虑到装置本身的承受能力,温度合适才能保持更长的时间。

而大夏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在蓝星上属于领先地位,采用了冷核聚变的方式,能够在相对低温下进行核聚变反应,因此持续的时间最久。

因为大洋工业能够提供更强的磁场,等离子体的温度正在快速地冷却着。

“广寒一号情况怎么样?”

广寒一号是新材料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它诞生于月壤之中。

“结构有变化,内壁温度2亿摄氏度,外壁温度1000万摄氏度。”

刘醒看了下反应炉中心的温度,此时已经降到了5亿摄氏度。

这种高温如果还能完全隔绝,这种材料就不是科学能解释的范畴了。

饶是这样,能够把温度降到二十分之一已经足够的恐怖。

虽然监控显示广寒一号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但并没有出现破坏或者外部形变。

“已经运行超过100秒,聚变功率30兆瓦。”

虽然温度在下降,但是反应炉内部的聚变已经开始,并且输出功率已经快要持平输入的功率。

如果两者能够完全持平,而且装置材料不被破坏,那么可控核聚变就算成功。

“运行超过200秒,中心温度已经达到指定温度一亿摄氏度!”

“聚变功率33兆瓦!”

不仅是刘醒,实验室里所有人的心情都提了起来。

温度已经降下来,材料也似乎可靠,目前就看聚变功率能不能继续往上提了。

“运行时间600秒,聚变功率36兆瓦,等离子体状态稳定。”

此时反应炉中心已经凝聚出一枚白色的光球。

这就是大洋一号所生成的人工太阳,其原理和真正的太阳几乎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寿命。

近些年来,由于大洋工业的技术下放,大夏内部的不少科研单位和企业都受益不浅。

蓝星人工太阳持续时间的记录依然被大夏人牢牢握在手里,目前的最新记录为1200秒,也就是整整20分钟。

其聚变功率也能保持在45兆瓦左右,已经接近50兆瓦这个输入功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随着运行时间来到了800秒的时候。

实验室众人原本紧张的心情反而开始放松下来。

虽然是第一次测试,但大洋工业可是代表着蓝星最高的工业水平,而且他们为此次测试准备的已经足够多。

从核燃料到装置材料,从点火技术到磁场技术,无一不是遥遥领先。

随便拿一样出去都足以震惊学界,更不用说这么多先进技术汇聚到一起。

刚才之所以紧张无非还是因为经验问题罢了。

但运行到现在,各项监控的数据已经趋向稳定,剩下的能走多远就只能交给大洋一号自己了。

“运行时间1201秒,聚变功率48兆瓦!”

很快,大洋工业的第一次核聚变测试就打破了蓝星记录,并且聚变功率也比原来提升了3兆瓦的水平。

但这还不是它的极限。

虽然功率提升得越来越慢,但始终稳稳地一步一步往上爬。

“运行时间1800秒,聚变功率49.9兆瓦!”

半小时过去,反应炉中心的小太阳依然没有熄灭,聚变功率与维持反应堆装置的输入功率也仅差一线。

就当众人盼望着大洋一号能够顺利地跨出最后一步的时候。

聚变功率的变化停下来了。

虽然持续时间依然在刷新着记录,但是输出的功率却始终定在了49.99这个数字上。

别看跟50只差了0.01,就是那么一丝会直接影响到反应炉的应用。

一个维持能源大于产出能源的发电站,就算能够运行一辈子又有什么作用。

一个半小时,两小时,两个半小时。

聚变功率还是没有变化。

刘醒放弃了:“终止测试。”

他看到实验室内大家都兴致不高,不由得安慰道:“这就气馁了?我们只是第一次测试,就已经创造了无数记录,已经做得很好了,赶紧搜集数据,然后复盘原因。”

这其实是他误会了,这里的科研人员全是较早的一批系统员工,不知道经手过多少项目,又怎么可能因为一次挫折而心灰意冷。

只不过是因为一度看到成功的希望但最后还是失败而感到有些可惜罢了。

人们收拾了一下情绪,开始整理起后续的数据。

而那个小太阳因为失去了外部能源的支持,自身聚变反应的温度也无法满足核燃料转变等离子体,最终慢慢黯淡直至熄灭在反应炉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