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的画面很快消失,漆黑之中,是文字浮现。
【一个统治时代的落幕,放眼望去的,是割据的军阀,百姓们依旧在凛冽寒风中搏取一线生机,这个世道,依旧灰蒙蒙的。】
【可是再腐朽的土地,都会有一株株幼苗顶破坚石,生长出来,裂缝中的阳光照映出来,那还是民族的一线生机。】
【接下来的汹涌时代,火炬由他们扛鼎,可是时代就是这样,有人踏上舞台,就有人退出。】
【最悲情不过英雄迟暮!】
画面浮现。
袁氏逝世后,护国战争胜利后,黄兴回国了。
他的脸上没有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沧桑与深邃。
他时不时咳嗽几声,预示着因为这些年为革命频繁的奔走,积劳成疾,他身体变得不好了。
十月份,是他身体急剧恶化的一月。
每一次咳嗽,咳出来的都是殷红的血。
但是他谁也没有说,依旧笑着,于逸仙在魔都重聚,商讨后袁氏的民国以后该怎么办。
“袁氏逝世,混乱的民国还是没改变,还需要我们这批人好好改革才行!”
逸仙握着黄兴的手,眼光真挚。
黄兴只是温润的笑着,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他紧紧的握着逸仙那满是茧的手,他怕,以后这样的日子会越来越少了。
十日,黄兴突然大口吐血,倒在地上不起。
他的眼前一片漆黑,近乎看不见了,只听到耳边有叫喊声,悲哭声,以及汽车奔袭的声音。
“我还不能倒下,民国正确的路还没找到,我不能死……”
黄兴意识近乎昏迷,可是脑海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传荡,那是于黑暗中升起一团火焰,他毕生都在追求的东西。
可他最终还是昏迷了,一天后醒来。
医生告诉他,他是胃出血,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他的子女妻子全部哭得泣不成声,可是黄兴的反应,却很平静。
他对儿女说:“我死,你们不要泣,须留此一副眼泪,为黎明苍生哭。”
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最清楚。
自古革命不惜死,他害怕的是革命的路还未找到,他就先走一步。
由此,他想起了他的挚友,英年早逝的宋教人。
“教人啊,我想我体会到你的感受了……”
“你走了,尚且还有我和逸仙,我走了,只剩下逸仙一人,可要是等到逸仙老去的那一天,谁来引导革命?”
最牵挂不下的是革命!
最牵肠挂肚的是现在迷茫的民国!
肝硬化所带来的疼痛,是常人所无法忍受的。
黄兴一直忍着,额头流下大片大片的汗珠,可是更浓郁的疼痛,却还是未看到革命成功的不甘。
天空中,文字浮现。
【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黄兴,于1916年10月31日逝世于魔都。】
【他是先生的第一知交,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后人,他将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革命。他横跨了晚清,民国初期两个时代,见证过一国之懦弱,也见证过一个民族奋起反抗的强盛。】
葬礼画面浮现。
黄兴逝世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席卷整个魔都。
震惊全国的革命人。
魔都万人空巷,除了魔都本地的革命人、民众,全国各地都有革命人不远万里抵达这里,只为送黄兴先生最后一程。
人人换上黑衣,熙熙攘攘,饱含热泪。
最前方站着的,是黄兴生前的至交好友,逸仙。
他们被称为‘孙黄’,亲自主持黄兴的葬礼。
轮到他致辞时,他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喉咙滚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儿要为天下奇。”
模糊间,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黄兴的一生。
少时崭露头角,于1902年,受张之洞赏识,以官费留学东瀛。
在那里,他见识到了方军事技能的巨大力量,每日学习,枪炮几乎弹无虚发。
而他仅仅在东瀛待了一年,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剪去了头上的清辫,还给自己改名为‘兴’:“我的名号,就是我革命终极的目的——兴我中华,兴我民族,克服强权!”
回国之后,他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之人,宋教人,章士招,陈天华。
当然,还有逸仙。
共建同盟会,多次组织武装起义,亲自吹响黄花岗起义的号角,武倡起义,辛亥大革命,讨袁的二次革命……
他还四十二岁啊……
逸仙深深闭上了眼睛,脑海里思绪翻涌。
“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愿君千古!”
逸仙的声音响彻整个葬礼现场,形成回音,久久不散。
蔡锷来了,留下一副对联就走了。
章太炎也来了,所上挽联。
“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现在,北宋。
黄庭坚眼里饱含热泪的看着这一幕,情绪激动。
“黄兴,是我后人?”
他是一路看过来的,但直至最后一刻,他才知道,原来,这是自己的后人。
“好风骨,不愧是我之后!”
黄庭坚微微点头,望着渐暗的天空,喃喃自语:“一路走好……”
天空中,文字还在继续。
【黄兴死的八天后,护国大将军蔡锷将军,也死于喉结癌。】
看着这段文字,各朝的文人墨客,以及武将文臣,纷纷是心神巨颤。
“仅仅相隔了八天吗……”
大秦,蒙恬带着他的蒙家军沉默了。
南宋。
岳飞深深呼出一口浊气,心里无法宁静。
“最遗憾莫过于红颜老去,最悲情莫过于英雄迟暮……你们是说好的吗?”
伴着难难之语,岳飞的目光有些浑浊。
他很不舍啊……
无论是黄兴,还是蔡锷,都和他一样,是奋勇杀敌的大将军,带领一个民族的火炬图腾。
可是两人英雄惜英雄,距离各自死去,仅仅相差八天。
“八天,他也应该知道黄兴的死讯了吧……”
唐朝,程咬金这般自语。
直至画面浮现。
10月31日,蔡锷去世的前那天,他于东瀛听到了黄兴于魔都病逝的噩耗。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像晴天霹雳一般,将他击倒了。
得知消息时,他就是半昏迷状态,直至第二天,才慢慢苏醒过来。
可再度醒来的他,身体已经变得无比虚弱,脸色惨白,两颊瘦削,呼吸紧促、困难。
可他却硬撑着,硬要妻子潘惠英带他去海边,一片礁石处。
那里,是他与黄兴的结拜之地。
pS;还要几天才能放出来,这几天麻烦大家免费的礼物送送,宽裕的也可以打赏下,感谢各位,在下吃饭问题暂时就靠在座的衣食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