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重生2004:独行文坛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九章 张潮的组合拳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重生2004:独行文坛!

当天晚上八点,“博客中华”的首页,置顶挂着一篇加了推荐语的博客——

“午夜潮汐”首部长篇小说,本站首发——《少年如你》

所有吃瓜群众和关注此事的媒体都目瞪口呆,他们原以为张潮会写一篇言辞犀利的驳论来反击韩涵的谩骂,以及《东南晨报》等媒体对自己的质疑。

但,怎么是一个小说?

看标题,似乎就是这几年最常见的青春小说,八成还是校园恋爱题材,都已经被八零后作家们写烂掉了。

最出名自然是韩涵的《三丛门》,尖刻、幽默的笔法下,虽然也有一些对现实的批判,但是包裹其中的内核,还是一对少男少女懵懂初恋,又懵懂失恋的故事。

张潮就想靠这来证明自己的才华?是不是太幼稚了点?

原先看报道、看电视,觉得张潮是八零后里难得的思想成熟者的人,未免都有些失望。

不过既然他已经发了,那还是看看吧,看看这个年轻人又给大家编造了一个什么样青春时髦、伤春悲秋的故事。

“午夜潮汐”博客上,是小说的前两个章节连发,大概10000字左右。

众人刚看了开头,就被胡筱蝶的死来了一个“小小的”震撼。

“这么刺激的吗……”大家心里不约而同涌起一阵感叹。青春校园小说并不是不写死亡,但是绝大部分死亡,不是因为白血病、红斑狼疮、癌症这种绝症,就是在大团圆前来个车祸。

哪有乍一开头,就写一个少女跳楼自杀的?这小说,还怎么轻松、轻盈得起来?

有一部分读者看到这里,要么“咔哒”点击一下鼠标,把页面关闭了。

要么暗骂一声“果然会哗众取众”,然后控制住自己的手,滚动着鼠标滑轮,继续往下看。

当看到程念为自己死去的好友,盖上外套,为她保留最后一份体面的时候,读者们忽然觉得,这本小说有意思起来了。

但接着的描写,就越来越令人窒息了。

少女之间残酷的霸凌,无处不在。从社交上的孤立,到精神上的攻击,再到身体上的折磨……程念这个无辜者,仅仅因为自己的同情,就被卫莱这个“品学兼优”的同学,拖入了深渊。

而学校的官僚、僵化,围观者的麻木,甚至兴奋,又构成了一个“他人的地狱”……

“……这是真的吗?”当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有些读者内心是充满了问号的。

而有些读者,则流下了眼泪。有的人,甚至几次关闭,又打开“午夜潮汐”的博客页面……

10000字的篇幅不长,最慢十几分钟也看完了。小说戛然而止在程念被卫莱等人推下楼梯处。

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颖题材,惊心动魄的情节,深不见底的恶意……《少年如你》的头两章,就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了所有看完的读者。

“怎么就完了?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吗?”

电脑屏幕前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抱怨声。这是来自普通吃瓜群众的。

而看完小说的媒体记者则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张潮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写这样一篇小说,他有什么意图呢?

这个小说虽然只放出来个开头,但是却显示了张潮与韩涵、小四、张越然、蒋锋等人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

如果说,典型的八零后作家群有什么鲜明的写作标签的话,那“新潮”“流行”“叛逆”……,肯定是牢牢粘在他们的作品上的。他们成长于被日本漫画、美国电影、香港流行歌曲包围的环境当中,从不惮于拥抱新鲜的事物,做出全新的尝试。

比如小四,早在一年前(2003年)就写出了一部名为《幻城》的幻想小说。这部小说就高度商业化,非常适合改编成其他形式,例如漫画、动画。可以说他这么写就是奔着改编去的。

而张潮的《少年如你》虽然披着一张青春校园小说的皮,使用的却是相对严肃而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笔调冷峻。他描写起那些欺凌的手段,近乎于无情,将施虐者的内心与被欺凌者的内心,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没有对青春的涂脂抹粉,更像一台毫不遮掩的解剖课。

再想深一层,他这么写,是不是在暗示着什么?暗示这几天他在媒体上遭遇的暴风骤雨,就像一场盛大的、公开的对一个高中生的霸凌?

是啊,如果程念没有做错什么,那张潮就做错了什么吗?好像都是各种媒体在推着他走到今天的地步,他本人无论是在镜头前,还是在表达上,都是无懈可击的。

就连自己考了低分,他也没有像韩涵一样以此为资本进行炫耀,反而很坦诚地承认自己的失败。而至于其他的“劣迹”,也仅仅是某位不具名的学生的一面之词而已。其他媒体甚至都没有求证过。

这样的年轻人,被舆论这样对待,不是霸凌,胜似霸凌了。

媒体人对如何引发读者共鸣,有着比普通作家更加敏锐的直觉。他们感觉到,风向要变了。

而在第二天,在整个南方地区都极有影响力的《南国都市报》,刊发了另一篇署名为“午夜潮汐”的文章——

《“八零后”作家症候群——早恋、自恋、自残的早产儿》

这篇文章大概2000多字,针对新理念作文大赛举办以来,涌现出的这一批八零后作家,在创作中出现的整体问题,进行了一次尖锐的批判。

文章首先指出,在不同的时代潮流中,作家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常见的现象。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作家的年龄都是参差分布的。

就像白话文运动时,鲁迅、钱玄同等人已经年近四十,胡适才二十多岁,而像宗白华、闻一多等人就更年轻了。

因为作家的成熟有早有晚,并且年龄大小,也无关水平高低。

而现在活跃的八零后作家,绝大多数是被“新理念作文大赛”催生出来的早产儿,又被媒体所塑造,形成了高度雷同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倾向,其中就包括:

偏激的叙述风格;

过度的性行为描写;

强烈又无谓的身份认同焦虑;

无序又自我中心的怪诞想象;

……

“当叛逆形象本身蜕变为一种成功者的姿态后,叛逆者已经在不自觉间,被大众舆论所驯化。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偏激、怪诞、愤怒和尖刻,都成为了一种令人兴奋的表演。”

所有关注张潮的媒体,都傻眼了。张潮这到底算不算回应呢?大家本来只是想看他和韩涵对喷。但是张潮这么一来,等于喷了整个八零后作家群体。

好想,他也是个八零后吧?

联系张潮昨晚在博客上发表的小说,该如何报道,成为了摆在每个媒体面前的一道难题。

八零后作家的标签是叛逆,那张潮的标签呢?叛逆的叛逆?但他显然也没有被体制“招安”啊,因为《少年的你》展现出的是一种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画风。

别人是早产儿?那你张潮呢——一个怪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