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这是一个名人啊,但是这个时候的严嵩却是让陈光年,或者让很多熟知历史的人都感觉到了恐惧和陌生。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这句话成为了很多人的人生。
诸如那汉末董卓,诸如那枭雄曹孟德,诸如那大耳刘玄德,诸如很多很多。
而严嵩毫无疑问也是这么一个人。
此时的严嵩尚且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为国为民的好官员,甚至他的仕途,凄惨无比。
公元1480年,严嵩是出生在了袁州府的一个小小村落之中,这一年那阳明先生才刚刚八岁,至于嘉靖朱厚熜,他爹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严嵩的祖宗也曾经阔过,只不过阔的时候非但不是明之一朝,那得追溯到宋朝,还是从族谱上才阔过,这玩意就没个屁用了。
别说严嵩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他爹比他还要冤枉,因为严嵩的高祖,好歹还是官居二品的严世衡。
但只可惜那个时候的严世衡为人清廉也就算了,还是个刚正不阿的,一年到头吃不着点荤腥。
最后还得到了个别号,严青菜,这玩意是给人说的?
死的时候因为家产太少了,运家产遗体回去的时候船只都压不住,只能拿石头增加船只的重量。
最后严家还将这块石头拿了回去供奉了起来,叫做布政石,纪念自己家这么多年唯一阔了的老祖宗去。
但是供奉一块石头并没有改变他们严家没落的局面,等到了严嵩他爹那一辈儿就彻底的落寞了。
虽然算不上什么贫农,却也实在是算不上日子好。
偏偏严嵩老爹天赋太差,不但是一个穷秀才,这一辈子都没有考中举人。
闹得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那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正所谓时来运转,否极泰来,严嵩父亲严淮将悲剧进行到了底,严嵩终于开了挂。
九岁考中童生第一名进入了县学之中,十岁就冲过了县试,十九岁就高中了举人。
从此家里再也不愁吃喝之事了。
而且这中间他还给他爹守了三年的孝。
就这个成绩不论是前面还是后面都让人颤抖不已。
那个时候的严嵩并不是日后陷害同僚,必置之死地而后快,结党营私,贪赃纳贿的严阁老,反而是立下了一个向高祖一般,安民治世的宏大愿望。
并且他为之努力了二十年。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二十五岁的严嵩以第五名的位置成功杀进了诗经科之中,成为了朝廷之中的庶吉士。
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成为了一个耀眼的存在,但是很不幸就在几个月之后大明的孝宗皇帝朱佑樘驾崩了。
转而上位的是那位不知道该说他伟大还是不靠谱的武宗皇帝朱厚照。
而当朱厚照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刘瑾做到了权倾朝野,威慑天下。
正德元年的刘瑾将王守仁杖责四十,并且扔到了龙场当驿丞,而这个时候的严嵩还是一个出入官场没人在乎的小家伙。
他对此愤恨不平,在经历了两三年的官宦仕途生涯之中,他借助为祖父丁忧和母亲去世的事情回到了家乡。
之后又因为一场大病他直接给自己病了九年,对于朝廷的召唤,他选择了拒绝,他不肯再次出仕这个朝廷。
作为进入翰林院的庶吉士,严嵩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储相,却也是前途不俗,但是他拒绝了。
他不想和刘瑾等人继续交流,甚至于他这个时候和文官集团这四个字他都算不上。
他自己修建了一座名叫钤山堂的房屋,并且那里读书静修。
那里没有视镜喧嚣,也没有乱七八糟的官场仕途,他似乎出世了一般。
也就是这段时间他留下来许多民间苦楚和讽刺世间污浊的诗句。
这个时候他似乎还在心怀理想拒绝刘瑾。
直到正德五年十月刘瑾被诛杀,同党焦芳等人也都是死的死,贬谪的贬谪,或者干脆就消失不见了。
慢慢的朝中文官集团再次占据了天下,为了证明他们弄死刘瑾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所以他们的前期是清流当政。
这个时候朝中清流再次雄起,粗略看去这个时候朝堂之中仿佛再次清明起来。
就连严嵩都觉得这个时候自己的理想又有希望了?
正德十一年三月,严嵩终于走出了他的钤山堂北上京城,之后严嵩官复翰林原编修,只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37岁了。
那个时候的严嵩不但是一个清流还是清流之中的一股名流。
阳明先生王守仁,李梦阳等人对他都是交往甚笃,而且阳明先生在平定宁王叛乱的时候还请了严嵩去军中参赞军事,甚至在平定宁王之乱的时候严嵩还颇有几分功劳。
陈光年看着这份儿履历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如果这王守仁和李梦阳活的再久一点,会不会被这个家伙活活气死。
并且在正德十二年的时候,他主持了一场礼部的会试,一手录用二十六人只要活着的,都有着不错的名声。
甚至他还给朱厚照当过先生,讲解四书五经。
不断的告诉朱厚照,尧舜之德在于爱民如子,用人之道在于臧否与否,治国之本在于军民简约。
这个时候他想要造就的是君臣相得,但是很明显朱厚照有自己的想法和算计,不管严嵩说的是对的还是不对,不管认可还是不认可。
朱厚照都不会按照他的想法去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也自然走不到同一条路上。
为此严嵩曾经再次生出来过想要辞官归隐的想法,但是仍然还是坚持了下去。
这个时候的严嵩是个完人,他敬爱妻子从不纳妾,这个时候的他敬贤交友,礼贤下士。
三十七岁的时候他终于迎来了新的转机,也就是嘉靖朱厚熜。
他看到了朱厚熜的实力,看到了朱厚熜的本事,他主动投靠朱厚熜,并且不断的上疏朝廷。
要求朱厚熜匡正革弊,他还在京城给自己买了个小房子,给它取了个雅号,叫做爱贤。
他不断的举荐各类人才,每一个都是极为不错的人才。
而真正让朱厚熜注意到这个人的是一封奏疏,是一份让他去为自己的父亲陵墓主持祭祀的时候。
严嵩上奏的一封奏折。
那一刻,朱厚熜就直到,自己苦苦等候的人,他终于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