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关灯
护眼

第142章 打脸王振的同行—汪直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很多影视剧会把汪直直接写成一个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徒。

而这也的确是实话,因为汪直真的是靠着拍马屁上位的,而且还是靠着拍万贵妃马屁上位。

这一点倒是真的没有冤枉了他。

可仅仅是这样,那他不过就是个有权谋有心计的家伙罢了。

可人家不同于其他的宦官,尤其是他的前辈王振,他上台之后,那是相当的正经。

先不说强大的军功,就说他在西厂前后那也是实打实的有本事的。

成化十二年,有黑眚出现在宫中,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虽然被诛杀,但是这件事情让朱见深感觉十分的不安全。

所以他需要一个人去外面给他当耳目,而这个人就是汪直。

而也就是这个时候,汪直认识了阳明先生儿时偶像,当初还只是都御史的大明名将王越,并且和他关系混得还不错。

成化十三年正月,朱见深看到时机成熟,正式开始建立西厂,由汪直统领,钦定校尉人数多于东厂一倍。

而建立西厂之后的汪直的确是权势大涨,但是其手段也是高明。

已故少保杨荣曾孙、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晔与其父杨奏暴横乡里,惨害人命,被仇家所举报,于是入京行贿,被汪直所发觉,关进西厂监狱严刑拷问,并牵连多位大臣。

之后还有过南京镇监覃力朋上京进贡后回去,用一百艘船只载运私盐,骚扰所过州县。

有武城县典史责问他,反倒被覃力朋击打,牙齿被打断,另有一人被射杀。

而这些事情都在汪直的手中被娃了出来。

但是啊,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汪直这刺探情报这一块是真的很强,但是他下手也是真的黑真的狠。

动辄牵连,而且数兴大狱。

这就和向来要求朱见深积极纳谏的商辂十分的不对头了,所以名臣商辂为首的诸多官员一直和汪直都不对头。

当然了,这种事情也正常,毕竟宦官是皇权的眼神,而明朝这种体制,文官掌不掌权都不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就真的要一言九鼎。

别说明朝不行,就现在也不能有一言九鼎的存在啊,这一点你并不能说哪一边有问题。

毕竟那个时候人家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封建王朝,也没有任何一本书告诉所有人,当皇帝就可以不顾任何人的意见,不许有任何人阻拦。

否则言官和谏臣是干嘛用的。

在西厂上,他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充当了一个合格的酷吏了,说他合格是因为他下手稳准狠,而且抓人也是有理有据。

从他被诸多弹劾也能看得出来,商辂率领同僚分条列出汪直的十一条罪状之中也是说他数兴大狱下手太狠,掌弄权柄,但是没有冤杀忠良。

否则就当初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汪直可扛不住商路等人的联手进攻。

不过因为商辂等人的弹劾,最终汪直还是被贬斥了出去,而那个时候其实汪直恐怕也就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之后因为建州女真雄起导致了当初武勋还不算恢复的朱见深惶恐,在这个时候,他再次想到了曾经自己的心腹,并且成功将汪直重新启用。

而在这之后,汪直真正开始了他的传奇,让所有人见识到了,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是王振。

面对再次雄起的蒙古,这家伙敢率军奇袭蒙古王廷魏宁海,直接导致了蒙古首领满都海受重伤而亡。

之后远征建州女真,直接将爱新觉罗的祖先们给打得溃不成军,最后清朝修明史的时候都不敢把这个东西具体写下来,然后含糊其辞给糊弄过去。

让建州女真之后足足百年一蹶不振。

这个西厂厂公的确不完美,但你就说军功这块,整个成化年间,包括名将王越在内,谁敢轻视了他?

虽然在奇袭蒙古王廷上面很多人都要将功劳归给名将王越,毕竟是他们两个打的配合。

那么后面的众多战役汪直同样功不可没。

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军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获胜。

之后明宪宗朱见深命汪直总督军务,威宁伯王越佩平胡将军印充总兵官,统京军精锐征剿鞑靼,并赐制敕曰各地镇守、总兵、巡抚俱受其节制,有不遵号令者可先以军法处治,然后奏闻。

可谓是给了汪直乃至王越以及众多武将真正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明朝的以文制武不能算是于谦的罪过。

因为在这个阶段,文官真的是比武将能打,而且是相当能打。

汪直因为征战塞外之地,抵挡塞外异族,朱见深甚至不许他从大同班师回朝,就真的将这么一个宦官送到了前线。

而汪直在大同干的也是真的漂亮,将大同一线守护的那叫一个严密,导致蒙古诸多部落都不能从他手中占得便宜。

只不过这种人最后没有折在敌人的身上,反倒是折在了自己人的身上。

成化十九年五月,汪直上奏,左参将卢钦、右监丞杨雄等人不能御虏,以致敌寇多次入境杀掠人畜,又隐匿不报,论法当究问,并自劾不能节制之罪。

朱见深虽然对他已经有些疏远了,但是仍然还是充满了信任,将他继续留任。

之后汪直再次上疏,有自虏中逃回的人传报鞑靼可汗小王子打算纠结大军来犯,恐寡不敌众,请求令旧日所统的京军头目赶赴支援。

但这一次兵部并没有同意。

之后巡抚郭镗上奏,汪直与总兵官许宁共事以来,互生嫌隙,不相和协,并列举了近乎胡闹的五件事为证,表明两人基本上是水火不容。

同时告诉了朱见深,鞑靼大军转瞬即至,恐会败事。

听到了这家事情之后,对汪直越发疏远的朱见深终于定下来了基调,将汪直调回!

而且还是直接调去了南京御马监给他彻底冷落了。

同时除威宁伯王越名,安置安陆州,革南京工部尚书戴缙、锦衣卫带俸指挥吴绶职,俱原籍为民。

汪直离开前线的后果无比严重,大同败仗,汪直走后,许宁等人消极抵御,后又中了小王子的诱兵之计,明军死伤数千人,差点丢掉了大同。

而那个时候朝中之人为了自己的颜面,他们将这件事情瞒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