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医之秘在于量不传。
这句话几乎所有的学中医的都听过。
但是貌似从来没有人重视过。
所谓不学易,不足以言太医。
这里说的用药,药量就是大有讲究。
这一章读起来或许有些枯燥。但是如果是中医爱好者,看起来估计会有一点点帮助吧。
在《温病条辨》一书之中,有这么一个方子,叫化癥回生丹。
化癥回生丹方
人参(六两)安南桂(二两)两头尖(二两)麝香(二两)片子姜黄(二两)公丁香(三两)川椒炭(二两)虻虫(二两)京三棱(二两)蒲黄炭(一两)藏红花(二两)苏木(三两)桃仁(三两)苏子霜(二两)五灵脂(二两)降真香(二两)干漆(二两)当归尾(四两)没药(二两)白芍(四两)杏仁(三两)香附米(二两)吴茱萸(二两)元胡索(二两)水蛭(二两)阿魏(二两)小茴香炭(三两)川芎(二两)乳香(二两)良姜(二两)艾炭(二两)益母膏(八两)熟地黄(四两)鳖甲胶(一斤)大黄(八两,共为细末,以高米醋一斤半,熬浓,晒干为末,再加醋熬,如是三次,晒干,末之)
共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一钱五分,蜡皮封护。同时温开水和,空心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治癥结不散不痛。
——治癥发痛甚。
——治血痹。
——治妇女干血痨证之属实者。
——治疟母左胁痛而寒热者。
——治妇女经前作痛,古谓之痛经者。
——治妇女将欲行经而寒热者。
——治妇女将欲行经,误食生冷腹痛者。
——治妇女经闭。
——治妇女经来紫黑,甚至成块者。
——治腰痛之因于跌扑死血者。
——治产后瘀血,少腹痛,拒按者。
——治跌扑昏晕欲死者。
——治金疮棒疮之有瘀滞者。
这个方子呢,不常见,也可以说是《温病条辨》一书之中的一个神方了。
它主治的病症有很多。
不能说是包治百病吧,但是凡是有淤血引起来的病它都能治。
《金匮》鳖甲煎丸与回生丹脱化而出。此方以参、桂、椒、姜通补阳气,白芍、熟地,守补阴液,益母膏通补阴气,而消水气,鳖甲胶通补肝气,而消癥瘕,余俱芳香入络而化浊。且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又以醋熬大黄三次,约入病所,不伤他脏,久病坚结不散者,非此不可。或者病其药味太多,不知用药之道,少用独用,则力大而急;多用众用,则功分而缓。古人缓化之方皆然,所谓有制之师不畏多,无制之师少亦乱也。此方合醋与蜜共三十六味,得四九之数,金气生成之数也。
这是一段比较经典的吴瑭对于这个药方的解释。
最后一句尤其有趣。吴瑭说,此方共有36味药,得4.9之数,金气生成之数。
吴瑭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事情要从传统文化的根源来说,传统文化就是河图洛书。
河图是先天之数,主生。
洛书是后天之数,主杀。
吴瑭说的这个49之数,就是河图之上的西方之数。
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地五生土,天十成之。
四九之数位于西方,均是金数,金有破溃之能,所以能够破气通淤血。
其实吴瑭在这里,我个人感觉属于泄露了一下真谛吧,也不能说是天机。
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细心就看不到这一点了。
有人说,你这不是扯吗,这能有关系吗?
我可以直接的告诉你,必须有关系!而且有非常大的关系!
可能说起这个方子,大家太陌生了。
说一个耳熟能详的吧。
六味地黄丸。
一说这个词,大家就想起广告词。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治肾亏不含糖。
六味地黄丸能够补肾阴,是一个滋阴治疗肾阴虚的方子。
最早呢,六味地黄丸是一个儿科的药,主要用来治疗这个小儿发育迟缓的这么一个问题。
确实这个药有益精填髓的功效。
但是为什么这个药要六味呢?
因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中医之中讲,肾脏,五行属水。
所以用六味药对应肾脏,用来补肾,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而且六味地黄丸这个方子,是用淡盐水送服,肾属水,本味是咸。所以用盐水送服,事半功倍。
而后呢,仲景书中有记载,崔氏八味丸。用来补肾气。
八味肾气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桂附地黄丸。
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之上,加了一味肉桂,一味附子。
这两个药都是辛热的药。
如此一来此方有6味药,变为了8味药。
这样呢,药性完全转变了,本来滋肾阴的一个药,变成了助肾气的一个药。
为什么呢?
因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八为木数,木曰曲直。
草木森森,代表的是阳气旺盛之意。
故此用八味药来助肾气。
而我们转头看去,肾气丸的服用方法是啥样呢?
用清酒送服。
酒是辛辣之品,能够大大提升人体阳气,如此利用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说道这里,我们就可以解释一下伤寒论之中的方子了。
例如桂枝汤,麻黄汤,为什么桂枝汤中桂枝用3两,麻黄汤之中麻黄用3两。
三两,三为木之数。
这些发汗的药物,为的就是通过提升阳气,打开人被风寒之邪堵塞的气脉,如此3即是提升阳气的位置和数理。
3是木,木在天地之间还有个属性,就是风。所以又对应风寒之邪。
现代还有一个学派,叫三两三医派,他们的很多用药的药量都是三两三。
说到这里,有些人就抬杠说,这不对。我整个石膏然后我用3两,你让他给我发发汗?祛祛风?或者我整3两冰块,你让他发发汗。
说到这里,就又不得不提起药性。
咱们上边讲的这些数理内容,一定是在药性的基础之上。
数理的规定,运行的规律,只能是在更合乎规矩之上的一个东西。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火锅底料配方,我告诉你它的配比。
然后你也配置了,之后你回来说我你这沙雕的火锅底料就是垃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发现,我们涮火锅,都是涮肉和菜,而你却用来涮屎。
不管我这个底料好或者不好,你煮的这个原料最起码得是能吃的吧!你本身就是一个不能吃的东西,去评判佐料的好坏,是不是有点蛮不讲理的意思?
所以同理,你要发汗,你就必须用发汗药,我只是说,你在发汗药的基础之上,这个量用到3两,是恰到好处的一个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不是说,你随便弄个什么东西,用3两,你就可以发汗了。
好了,言归正传。
其实在古代还有很多这种方子,这种方法,只是大家心照不宣,都将其隐去了。
正像现在的中医黑一样,他总说你这个东西不标准,变动太大,不能统一。
其实不是,我们这个方子也是有严格的标准剂量要求,我们自然有我们自己的规矩,否则我们怎么能够随口乱说,3两,5两的这么用药呢?
只是我们的规矩不被现代科学认可,或许有一天我们的文化会真正的发扬光大,我们的的规矩也会变成标准一样。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了一段话。
2003年7月号的《中国地理》杂志刊载了朱彤、朱时中撰写的另一篇文章,醒目的大标题是《中医——正在失落的文明》,刊有白发苍苍、手持银针的82岁老中医程莘农的彩色大照片,下边有这样一段话:“在科学的光环下,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在人们印象里,它远离人类的理性,100年来,它在风风雨雨中默默却超然地凌驾于人间之上。但是,突然间它又出现在我们身边,在我们静静而深切地感受它时,发现在我们灵魂、血液的深处,更与它血脉相通。它,就是中医!一个也许行将从我们手中失落掉的伟大文明,届时留给后人的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空壳。”
每次我半夜读这段话的时候,我都想哭。这种感觉或许只有真正热爱传统文化,又或者是传统行业的从业者才能体会的事情。
《中国中医药报》上曾刊登这样一篇报道,说的是有一个欧洲来的中医考察团,在中国转了一圈后发表了这样一篇感言,即:全世界都需要中医,但是不需要“西化式”的中医!
近年来,由于媒体发展,中医和西医的交融与碰撞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西医占有主流地位的社会里,中医也开始逐步的复兴。
但是即使这样,网络之上的中医黑也是层出不穷,有些人可能为了利益,有些人可能单纯为了好玩。
但是不管怎么样,希望中医越来越好。
第16章 医之秘在于量